长沙市第一医院
长沙市第一医院:始建于1920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和公共卫生救治于一体的大型三甲甲等综合性医院,并经南华大学验收授牌为南华大学附属长沙医院。本院的艾滋病专科由位于北院的2个艾滋病房和1个专科ICU,以及位于南院的艾滋病研究所和HIV门诊组成。现有医护人员5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医学博士1人,医学硕士12人。是湖南省市州级临床重点专科,“湖南省艾滋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挂牌单位、作为“湖南省艾滋病临床培训基地”每年接受20余名来自全省各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进修培训。艾滋病研究所目前管理有HIV感染者/AIDS患者3800多名,负责指导全省抗病毒治疗及母婴阻断工作,年门诊量2万人次。具备有开展艾滋病相关研究的设备设施,在艾滋病临床诊疗及研究领域处于省内领先地位,特别是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免疫重建、临床转归及合并疾病的研究等方面成效卓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近年来开展了多个国际、国内科研合作项目:如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中盖艾滋病项目、美国健康基金艾滋病防治项目,参与了国家“十一五”、“十二五”以及“十三五”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同时,联合兄弟科室开展了艾滋病外科技术平台与保障体系建设的相关研究。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哈医大四院感染三病房(艾滋病诊疗中心)成立于2016年1月,为我省首个艾滋病诊疗中心。科室共有医生9人,其中高职2人、副高职2人、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4人。博士导师1人、硕士导师2人。获得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6人。科室共有护士12名。科室特色:一、各种肝病的诊断和治疗1、慢乙肝、慢丙肝的抗病毒治疗。2、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如肝昏迷、上消化道大出血、肝肾综合征、大量腹水等。3、重型肝炎(肝衰竭)的治疗。4、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各种肝损伤。5、其他原因引起的肝损伤,如流行性出血热、布氏杆菌病、肝吸虫、伤寒、EB病毒感染、中毒、胆道疾病等。二、艾滋病的筛查、诊断和治疗我科王福祥主任从2004年起开始艾滋病的研究工作,至今已治疗超过2000 例患者,包括艾滋病继发肺孢子菌肺炎、结核、隐球菌性脑膜炎、巨细胞病毒感染、卡氏肉瘤、淋巴瘤带等各种感染和肿瘤的患者,是我省首批和顶级的艾滋病治疗专家,其诸多研究项目填补了省内空白,更使黑龙江省的艾滋病研究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为我省艾滋病的研究、治疗和预防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基于王福祥主任团队多年的良好工作基础,黑龙江省艾滋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已经落户我科,王福祥主任担任中心主任。三、各种感染性疾病和发热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1、流行性出血热、细菌性痢疾、布氏杆菌病、伤寒、EB病毒感染、肝吸虫、肝脓肿、菌血症、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2、各种发热性疾病
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
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原贵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感染病一科是贵州省第一家收治HIV感染病人的医疗单位,2003年开始零星治疗HIV感染病人,2004年1月开始第一例病人的免费抗病毒治疗,2008年6月成立以收治HIV感染病人为主的艾滋病病房,组建了贵州省第一支艾滋病专业临床医疗团队。长期以来,感染病一科在贵州省艾滋病救治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负责全省艾滋病急危重症病人救治。科室在艾滋病相关病症、机会性感染和机会性肿瘤诊治、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及处理、药药相互作用、耐药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贵州省艾滋病诊治的领头羊。作为贵州省艾滋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的主要承担单位,负责规范、指导、督导全省抗病毒治疗和艾滋病专业医护人员培训工作。目前科室共有医务人员40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8人,设有病房和门诊,病房开放床位55张。此外,科室是贵州省重点建设临床学科。科主任刘水青主任医师是贵州省艾滋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组长,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热带病及寄生虫病学会艾滋病学组委员。《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编委,《AIDS》中文版编委。2009年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2013年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先进个人。主持或参与贵州省、贵阳市多项艾滋病相关临床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省级以上医学杂志发表艾滋病相关文章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