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药与停药
2018-06-07
中国首个依非韦伦减量研究大获成功,依非韦伦减量势不可挡。

吃了依非韦仑出现强烈的眩晕、

想呕吐、迷糊,

感觉思维异常、兴奋、谵妄,

浑身冒冷汗,梦异常等等状况。

服用EFV出现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竟达52%

shutterstock-vertigo-headache-migraine-woman.jpg

于是有小伙伴提到EFV能否减量服用,

减量的EFV又能不能有效达到治疗效果?

依非韦仑(EFV)是一种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是最常用的抗逆转录病毒(ARV)药物之一,通常与两种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联合用于治疗HIV。2016年WHO治疗指南建议将EFV作为首选的一线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方案(ART)之一,与替诺福韦(TDF)和拉米夫定(3TC)或恩曲他滨(FTC)联合应用于中低收入国家感染HIV的成人和青少年(著名的替拉依组合)。

EFV不良事件的前世今生


2001年Marzolini研究指出当EFV血浆浓度<1mg/L,病毒学失败的发生率达50%。而EFV血浆浓度>4mg/L时,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嗜睡/噩梦,抑郁)约增加3倍,意味着EFV的治疗窗口浓度在1-4mg/L之间,即在1-4mg/L是最安全的。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高浓度的EFV与不良事件有关,如神经精神症状、肝功能异常和血脂异常。与整合酶抑制剂(INSTI)相比,因药物停用神经精神疾病不良事件的发生,限制了EFV的使用。在发达国家,EFV不再被认为是首选的药物,由于其耐受性,EFV已被归类为替代治疗方案。 


关于EFV减量的研究


既往国外也有很多研究证实EFV减量是可行的, EFV减少剂量并不劣于标准剂量,并且减少剂量引起的副作用更少。ENCORE1试验更是指出需要谨慎考虑剂量调整的特定人群包括那些已知G516T多态性等位频率高的人群,以及体重小于60公斤的人群。每日400mg与较低的EFV停药率有关,同时能够有效地实现并维持与每日600mg类似的病毒抑制。EFV降至每日400mg可能会在不影响病毒控制的情况下增加了感染者的耐受性。


Greek_Scientists_Sound_Alarm_Over_Pharmaceutical_Expenditure_1.jpg


但是尚未有前瞻性、多中心的研究来确定中国大陆HIV感染者最佳的EFV剂量。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李太生教授带领的团队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他们发现中国一线抗艾药“依非韦伦”副反应的发生与其在血液中的浓度有关,并前瞻性评估中国HIV感染者是否应将EFV的用量减少到每天400mg。


李太生团队关于EFV减量的研究介绍



方法

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在北京、广东、广西、河南、湖南、上海、四川等7个省市开展了一项前瞻性多中心临床试验。入组条件需要是年龄在18至65岁之间,CD4 T细胞计数< 500 c/μL的初治HIV感染者。

研究共纳入455例感染者的1198个样本进行分析。随访48周内,感染者需要每天接受的ART为:

TDF(300mg)+3TC(300mg)+EFV(600mg)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EFV血药浓度并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在48周的随访期间,平均EFV血药浓度增加了23%。总体依从性为98.9%。

图片1.png

EFV血药浓度> 4.0 mg/L,在第4周、第24周和第48周,感染者的比例分别为28.0%、34.2%和43.8% (P < 0.001)。


按基线体重分层时,体重<60公斤的感染者在每一个研究时间点上的血浆EFV浓度> 4.0 mg/L的比例明显高于体重>60公斤的感染者。

图片2.png

第4周33.5% VS 23.5%,第24周40.6% VS 28.5%,第48周50.0% VS 38.1%(所有P < 0.05)。


不良反应

除了EFV血药浓度变化,不良反应同样令人关注。总的来说,在观察期间共74名感染者(16.3%)出现神经精神症状。


其中CNS不良反应记录如下:头晕69例(15.2%),失眠或梦异常14例(3.1%),抑郁1例(0.2%)。皮疹31例(6.8%),肝损伤62例(13.6%),血脂异常37例(8.1%)。与从未有过EFV浓度> 4.0 mg/L浓度的感染者相比,有至少一次或EFV浓度一直> 4.0 mg/L的感染者发生神经精神症状、皮疹、肝毒性和血脂异常的风险没有显著增加。

图片3.png

*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分级由现场调查人员使用AIDS表格的划分来分级成人和儿科患者的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如头晕、睡眠障碍和抑郁,由医生或患者自己报告。


总结


在此研究中,神经精神症状的患病率为16.3%,显著低于ENCORE研究报道的水平,在ENCORE研究中,多达50%的感染者有CNS综合征。先前的EFV研究显示,CNS毒性在高EFV水平的感染者中更为常见,尤其是> 4.0 mg/L。然而,在2NN (NN=非核苷)研究,Swiss HIV Cohort和EuroSIDA 的研究中,CNS事件与EFV暴露之间没有关系,这与李太生团队的研究结果一致,这也表明差异可能与种族、遗传学、药代动力学和CNS副作用评价方法有关。虽然依非韦伦浓度组血脂异常感染者的比例没有差异,但研究发现血浆非韦伦浓度越高,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越高

总的来说,尽管观察到体重对血浆EFV浓度的影响,但研究表明,疗效不受体重增加的影响。因此,对于体重较高的感染者,不建议采用基于体重的剂量调整方案相反,研究集中在体重较轻的个体身上,发现体重小于60公斤的感染者血浆EFV浓度高于4.0 mg/L的发生率达50.0%。基于这些发现,依非韦伦每日剂量减少到400mg值得考虑,尤其是那些体重较轻的人群。


最近CFDA批准了200mg EFV制剂(上海迪赛诺制药有限公司,中国上海)的生产,因此,未来将EFV从600mg过渡到400mg是非常可行的。

原文下载:

Prospective plasma efavirenz concentration assessment in Chinese HIV-infected adults enrolled in a large multicentre study
er.png

最近热议
HIV抗病毒治疗二联简化疗法专家共识(2023版) 300
HIV/AIDS患者血脂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 300
中国HIV暴露前预防用药专家共识(2023版) 300
快速启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2023版) 300
HIV抗病毒治疗手册(2022年版) 300
疗效与安全性兼顾!DTG+3TC简化方案在初治患者中的“实战”体会 300
关于HIV简化治疗,您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300
新版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引领个体化抗病毒治疗之路 300
新版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解读,且看转换治疗方案的时机和选择 300
《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发布,看看用药推荐有何变化? 300